文/罗华昌中医
古中医防未病,保民众大健康。图片
在中医临床用药的过程中,我们常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,合理地选用中成药进行配伍,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。今天,我想和大家聊聊全鹿丸以及与之搭配的另一种中成药,它们在补精填髓、调理肝脾肾等方面的作用。这里说明一下,汤药能依患者症状、舌脉精准调配,灵活加减。而中成药药成分固定,难以随症调整,起效相对缓慢,且对复杂病情、急症的针对性不足,使用时需依具体情况谨慎选择 。
先来说说全鹿丸。全鹿丸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中成药,它的主要成分包括鹿肉、鹿胎、鹿骨、人参、黄芪、当归等多种中药材。从中医理论的角度来看,鹿全身都是宝,鹿肉、鹿胎、鹿骨等具有补肾阳、益精血的作用,能够直接补充人体的肾精。肾藏精,主骨生髓,肾精充足了,骨髓才能得到滋养,从而使人的身体更加健康。对于那些肾精亏虚,出现身体枯槁、腰膝酸软、头晕耳鸣等症状的患者来说,全鹿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
全鹿丸的组方精妙,人参、黄芪等可以补气健脾,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,使人体能够更好地吸收营养物质,为肾精的生成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。当归等养血活血的药物,又能调和气血,使气血通畅,有助于肾精的滋养和全身的调理。
然而,全鹿丸虽然功效显著,但它的药性偏温热。对于一些体质偏热,或者体内有湿热的患者来说,单独使用全鹿丸可能会出现上火等不适症状。这时候,就需要搭配一种合适的中成药来中和它的热性,同时还能起到健脾胃、补肝肾的作用。
我推荐的与之搭配的中成药是脾肾两助丸。脾肾两助丸的主要成分有党参、白术、山药、黄芪、当归、川芎、白芍、熟地黄、山茱萸、枸杞子、杜仲等。从成分上就可以看出,它是一种兼顾脾胃和肝肾的中成药。
党参、白术、山药、黄芪等药物,能够健脾益气,增强脾胃的功能,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。脾胃为后天之本,气血生化之源,脾胃功能好了,身体才能有足够的营养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。当归、川芎、白芍、熟地黄等养血活血的药物,既能滋养肝血,又能调和气血,使肝脏得到充分的滋养,从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。山茱萸、枸杞子、杜仲等则可以补肾益精,滋养肾脏,使肾精充足。
当全鹿丸和脾肾两助丸联用时,它们的作用可以相互补充,相互协同。全鹿丸主要侧重于补肾阳、益精血,为身体补充肾精;而脾肾两助丸则更注重健脾胃、补肝肾,调理后天之本,为肾精的生成和全身的调理提供支持。同时,脾肾两助丸的药性相对平和,能够中和全鹿丸的温热之性,减少上火等不适症状的发生。
在临床应用中,对于那些肾精亏虚,同时伴有脾胃虚弱、肝肾不足的患者,我常常会建议他们同时服用全鹿丸和脾肾两助丸。比如一些中老年人,由于年龄的增长,身体的各项机能逐渐衰退,容易出现腰膝酸软、头晕耳鸣、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等肾精亏虚、脾胃虚弱的症状。经过辨证论治后,使用全鹿丸和脾肾两助丸联用,往往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。
还有些患者,因长期劳累、生活不规律,也可能导致肝肾不足、脾胃失和,出现精神萎靡、身体乏力、睡眠不佳等情况,这类患者在服用全鹿丸和脾肾两助丸后,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症状。
全鹿丸的用量一般是一次 6 克,一日 2 次;脾肾两助丸的用量通常是一次 6 克,一日 2 至 3 次。具体的用量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、体质等因素进行适当的调整。在服用这两种中成药期间,患者需要注意饮食清淡,避免食用辛辣、油腻、生冷等刺激性食物,以免影响药物的疗效。
当然,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同时服用全鹿丸和脾肾两助丸。对于一些感冒发热的患者,或者体内有实热、湿热较重的患者,是不适合服用这两种药物的。此外,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也需要谨慎使用。在服用之前,最好先咨询医生的意见,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。
但必须得提醒大家,中成药虽然服用方便,但对于病情复杂、中成药的作用相对缓和,效果是有局限的。中药汤剂在医生的面诊辩证后使用,更能针对个体情况进行精准治疗,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 “扫荡之力”,可以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病情。因此,在临床实践中,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,合理选择中成药或中药汤剂,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。
身体不适不知咋辩证?公众号留言,我为你专业分析
亲爱的各位网友,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本公众号的关注。
在交流中,我发现不少朋友面对身体小状况时,不知如何应对,也不了解自身中医辩证类型,存在健康困惑。
现向大家说明:欢迎在留言区留下健康问题,我会依据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,为大家做辩证分析。
但因网络交流限制,无法面对面详细诊断,所以我只能提供辩证思路,不能给出具体用药指导,望理解。
我会每天挑选并回答 几个网友的辩证问题,认真对待每一条留言并详细回复,希望能帮大家了解身体,树立正确健康观念。
本文内容原创,如有转载请标明 “转自中医罗华昌公众号”,侵权必究。最后,希望朋友们再关注《杏仁弘道》及《华康中医综合诊所》两个公众号,里面的内容同样精彩!
版|权|声|明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